身有病而无邪脉也。故欲决死生之期者,必当求至岁首,如甲、己之年,丙寅作首,则二月丁卯,三月戊辰;子、午之年,君火司天,则初气太阳,二气厥阴之类。
使十日不已,则治以草苏草之枝。三阴之脏,脾与肺也。
实则兼滑,阳气胜也,故为从;若见涩,则阴邪胜而阳气去也,故为逆。阴阳和而气立如故也。
诊此者,当候胃脉,其脉当沉细,沉细者气逆。附解:凡三阴症,以温补为要。
阳明脉循颐后下廉,出大迎,故两颌痛。一日而主外,昼则阳气在外也。
五脏所以藏精,脏气虚则不能使人饮食,故曰“精气俾”也。设其回而不转,则至数逆,生机失矣,故曰“神去则机息”,又曰“失神者亡”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