始终总以土中提出少阳为洽痢一大关键。且见此舌者,病必见凶,须要小心。
明乎此,则知伤寒宜发汗而痢疾不当发汗矣。此是表里症俱见也,五苓散主伤寒不大便六七日,头痛有热,即是里症,当下之。
又曰、表邪不散,陷入于胃,胃中热盛,上乘于心,心为热冒,则神气昏乱,妄有所见而言也。温毒者,或冬令严寒,触冒寒邪,待天气暄热而发。
须大补气血,曾用人参养营汤数服甚效。取甘草,咀,又方∶煮桂,多饮其汁,并多食葱叶中涕也。
但诊其脉,若虚软和缓,虽倦卧不语,汗出肤冷,却非脱症。刺入五分,灸三壮。
况冲任二脉与肾之大络同起肾下,出胞中,又与胃脉并行,久咳不已,自必胃虚不能统气于中,肾虚不能纳气于下,冲脉之火挟之直行而上,虽以形寒饮冷首推小青龙汤一方为主,而其斡旋之深心,有不可不知者。卫气者,昼则行阳,夜则行阴,行阳则寤,行阴则寐。